負離子自然最好
2021.11.18
負離子研究及報導
多親近自然負離子有益健康          郭乃文

幾年前因為幫林務局撰寫生態旅遊教師手冊,而在整理森林遊憩健康效益等相關文獻時,意外接觸到負離子的相關議題。請教了許多林務局前輩,他們都認為印象中僅見過日本的文獻報導,一直未有台灣環境的實測數據;因此讓我有一探國內負離子真相的念頭。

因緣際會,去年有幸接受林務局委託,進行台灣森林環境品質的系列研究,而得以稍稍揭起負離子的神秘面紗,一窺其奧秘。在這項研究中,我們除了探討森林環境中負離子可能的生成機制外,更驚訝地發現,台灣森林環境孕育的負離子濃度之豐,超乎一般人的想像;特別是瀑布區,每立方公分的空氣中所含的負離子,高達二萬到四萬個。這些自然界生成的負離子,似乎在森林環境品質的維持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,可能是森林生態環境自淨能力的機制之一。而就應用於決策管理而言,似乎可將負離子視為一種指標,就如同我們常用量測溫度來評估身體的健康狀態一樣,負離子的濃度高低似乎可以代表該地區環境品質之良窳。我們在實際量測中發現,辦公室的室內環境,每立方公分的空氣中約含有二百到五百個負離子,而都市環境,每立方公分的空氣中也僅含有數百個負離子;但在森林裡,每立方公分的空氣中約含有數千個負離子,瀑布區的空氣則每立方公分高達數萬個負離子。由這些數據可知,自然環境(尤其是森林、瀑布區)的空氣品質明顯比都市和室內為佳。

而對於一般人最常提及的「負離子健康效應」問題,個人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;在未有充分的科學研究證據支持,以及良好的臨床醫學研究證實前,實不應誇大這部份的報導,這也是著手撰寫本書的初衷。我希望能夠協助一般民眾正確認識負離子,透過所回顧之國內外重要相關研究,忠實呈現這些研究與發現的原貌(註),同時指出可能的負面效應與風險,並破除許多廠家的誇大廣告;最終希望大家對於負離子能夠取其利而避其害。

對於市面上出現愈來愈多負離子相關產品,政府相關單位以及消費者保護團體可能需儘快介入與因應,規範與管理這些非自然產生之人造負離子,以保護消費者的權利與安全。例如:訂定負離子相關產品規範、檢測方法與檢驗標準之建立、人造負離子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與安全評估,以及使用此類產品的安全教育等。

大自然環境是如此的神秘,人類所知卻是如此有限;因此,個人對森林環境中如何自然產生負離子十分好奇,一直想瞭解生成機制,探討哪些參數會影響負離子的生成濃度。目前從研究的初步結果可以發現,森林負離子生成與水息息相關。我們似乎可將瀑布的流動視為森林的深呼吸,可自淨森林環境中不好的物質;而戶外休閒遊憩活動則是現代人的深呼吸,是緩解忙碌生活、壓力緊繃心靈的淨化活動;因此,建議大家多多走出戶外、走入森林,和大自然一起深呼吸。

此外,後學一直認為此研究領域仍存在許多不明之惑,實不應倉皇虛言,然在出版社林社長本著傳遞讀者正確資訊、避免陷入消費迷思的善念催促下,著手整理多年來收集的國內外相關文獻,嘗試以科學角度策劃正確認識負離子的途徑。因此,此書能出版首先需感謝林社長的緊迫盯人,同時感謝元氣齋出版社辛苦的編輯同仁,在訪談、資料彙整、編譯、撰寫上所付出的努力與心血。此外,由於本書付梓倉促,加上後學力有未殆,特別是許多醫學上的專有名詞與用語,還望各界先進不吝指教。

郭乃文
中華民國九十四七月八日

【註】:本書基於科學報導之精神,忠實呈現各研究之結果,不加入個人判斷。讀者需充分瞭解各研究之基本假設、實驗設計、以及研究限制。並請相關產品的行銷人員,切莫斷章取義或直接引述本書相關內容,作出具有醫療效果方面的宣稱或違反我國醫療相關法規之陳述。